时间: 2024-06-13 07:09:17 | 作者: 斯诺克直播在线观看球迷网
2月23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009年第一次行业信息发布会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罗冰生表示,2008年上半年钢材市场高价位,钢铁生产高成本,钢铁企业高盈利;下半年全行业态势发生突变,市场需求萎缩,钢材市场价格下跌,钢铁企业亏损,上下半年冰火两重天。
究竟应当如何振兴钢铁产业呢?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正常采访时,北京钢铁研究总院、北京科技大学及东北大学的相关学者均认为,产业技术的提升是钢铁行业良性发展的内核。
2009年的世界经济很不乐观。有专家觉得,2009年出口可能一下子就下降,预计全年钢材出口在4000万吨左右。
2009年伊始,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的钢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从政策层面提出了振兴行业的要求。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学院教授储少军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产业技术的提升是钢铁行业良性发展的内核。”北京钢铁研究总院和东北大学的相关学者也对《科学时报》记者表示,钢铁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部动力是钢铁行业的技术创新。
依据现代冶金生产流程中炼钢工序和钢铁主要的组成原材料分析(热铁水、冷废钢以及少量铁合金),研究人员认为,需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攻克技术壁垒,即铁水预处理技术创新、电炉炼钢技术提升和铁合金研究及技术全面升级。
中国已经是钢铁大国,但大而不强。资料显示,从1996年起,中国钢铁产量已连续10多年稳居世界第一位。2007年中国粗钢产量达4.89亿吨,不仅全球第一,且产量超过第二到第八的总和,占全球总产量的36.4%。目前中国钢铁产能约为5.6亿吨。
与此同时,中国钢材生产依然偏重于高能耗、低附加值产品,部分高的附加价值钢材依然依赖进口。
北京钢铁研究总院的一项报告表明,2006年连铸坯产量超过4.07亿吨,连铸比97.58,成为中国炼钢科学技术进步进入国际先进行列的标志,而我国部分钢厂转炉溅渣全程复吹长寿技术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水平,但与先进生产国家相比还有差距。
该报告认为,虽然炉外处理绝对量增长快,但铁水预处理比和钢水精炼比还不强,这影响了连铸生产与钢纯度水平的提高。
据记者了解,铁水预处理是特铁水炼钢的第一步。采用铁水预处理技术适当减轻了转炉炼钢的负荷,使转炉脱碳能力充分释放,从而使得工艺流程趋于高效、经济的系统化。
近年来,中国钢铁企业铁水预处理比例逐步的提升,2005年脱硫比例达到30%,部分重点大规模的公司达到80%,但铁水三脱比例低。除宝钢等重点钢铁企业,铁水预处理和洁净钢生产水平与国际领先水平相当,别的企业在这方面的技术还有待提高。
北京钢铁研究总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觉得,由于全球铁矿石资源和能源结构的变化,低品质矿石和能源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得到高效和环保应用,现有的铁水预处理技术需适应新需求。
该专家建议对适应任何产品流程的新型铁水预处理工艺进行基础研究,最重要的包含新工艺、新流程和新方法,以及新型无害化铁水预处理溶剂和高效装置。
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编的《冶金工程技术学科发展报告》中指出,我国受废钢代用原料供应和电力工业制约,电炉钢比仅为15%,比世界电炉钢比低18%。
以电弧炉炼钢为例,由于废钢缺乏,近年来我国电弧炉炼钢大量配加铁水,铁水比可超过30%,冶炼电耗降至300千瓦时每吨,钢中有害元素平均含量降低,但相应氧耗、钢铁料消耗增加。
多年来,我国电弧炉集中于特殊钢厂,以冶炼合金钢为主。工业统计表明2004年实际生产运行的电弧炉减少到500台以下,100吨以上电炉仅13台。
这些小电炉由于受炉容限制,生产水平很低,自动化和机械化水平不高,能量利用率低,环境负荷大,产品质量低。我国30吨左右的电炉占大多数,而国外炼钢电弧炉为150~200吨。
据记者了解,一般大型的钢铁集团已经趋于国际领先水平,而小本盈利的企业还在使用小电炉。从技术层面分析,这些电炉不适合过高比例的铁水冶炼,对钢铁行业良性发展不利。
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正常采访时,一位东北大学的专业的人建议,优化供电模型、供电曲线,自主开发高效、电网低干扰的高阻抗电炉系统技术,并使炉料结构和废钢处理技术进一步趋于合理,同时研发供应强度高、利用率高的氧燃枪等。
2005年我国铁合金产量首次突破千万吨,为1.072千万吨,与此同时我国铁合金已经呈现严重超过标准的局面。
铁合金是钢铁行业的“贵公子”。一方面,铁合金的炉外精炼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纯净钢的质量,是钢铁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料之一。而另一方面,铁合金是高载能产品。我国铁合金矿产资源并不丰富,硅锰鉻三大系列所需的矿石不得不依靠进口。因此,我国铁合金工业的发展一直在以牺牲能源和环保为代价。
此外,由于铁合金生产的全部过程造成的总污染比其他工业更严重,因此国外的钢铁强国已不再投入更多经费从事铁合金生产的基本工艺、设备方面的研究,而专项优化铁合金技术方面的应用研究。
储少军是正在申报国家自然基金委重点项目的铁合金专家。他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虽然我国铁合金产能过剩,但铁合金的基础研究却比较薄弱。就全国范围来讲,从事这方面研究的科研机构屈指可数,科研人员(甚至包括本科)也很少。这一些因素都造成目前我国铁合金技术还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然而,铁合金品种和质量的落后会制约钢铁生产技术的进步,而二次能源利用和环境污染治理也有赖于工艺和装备水平的提高。
储少军认为,生产铁合金的炉子不一定求大,炉子大了,技术指标上不去反而适得其反,造成更大的浪费。因此,要抓好基础研究工作,作好关键技术的攻关。
据储少军介绍,我国在矿热炉计算过程方面的研究还属空白,应该尽快掌握矿热炉大型化的核心技术。此外,高炉鉻铁生产的基本工艺和技术设备的研究工作对利用低品位矿资源和发展不锈钢生产则有重要意义。此外,还应开展粉矿压块、烧结和预还原等矿物预处理工艺和多种压块技术的研究。
他还建议铁合金精炼技术要进一步加强,这包括电硅法精炼技术、中碳锰铁的氧气吹炼工艺技术和铁合金“水粒化”、“球块法”浇铸和连铸技术等。
“惟有在产业内部攻克三大技术壁垒,才能让建设钢铁强国这一口号不失为空谈。” 储少军说。